得房率是看新房时影响购房者判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,得房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房屋性价比的好坏,那么,得房率应该怎么计算呢?
得房率,一般指住户可支配的套内建筑面积比上整套建筑面积,比如现有房屋建筑面积130平米,公摊面积17平米,则房屋得房率为130-17/130=86%,得房率越高就越表示房屋的实际利用率就越高,通常而言,住宅得房率在80%左右是比较舒适的,而高层建筑得房率一般是70%左右,多层建筑得房率一般在88%左右。
一、什么样的住宅得房率更高?
1、公摊面积小的房子
楼梯、公共走道、电梯所占的面积都要算在公摊面积里,这些设施都需要占面积,也就意味着公摊面积大,得房率低,反之亦然,公摊面积小,得房率就高了。
2、楼层低的房子
很多情况下,低楼层比高楼层得房率低,楼层越高、楼层结构越复杂,公摊比例也就越高,得房率也就越低。其中,多层比起高层省了电梯、供水设备间等公共部位,得房率更高。
3、户外使用面积大的房子
很多开发商会尽量扩大使用面积以提高得房率,常用的方法就是建造半封闭阳台和大飘窗,这样不会额外增加公摊,但是却增加了得房率。
4、板楼
板楼的得房率更高,特别是户型方正的板楼,通常有80%以上的得房率,而塔楼因为一层多户的设计形式导致得房率低,通常只有70%左右。
二、公摊面积的标准有哪些?
1、7层以下住宅公摊率为7-12%
多层建筑一般是指层数在6层左右砖混结构的建筑,其参与公摊部分的面积包括外墙水平投影的1/2,楼梯,楼梯间,为住户提供服务的物管用房(热交换站、水泵房、配电室等)。这类住宅的公摊率为7-12%。
2、7-11层住宅公摊率为10-20%
楼层为7-11层为小高层,一般小高层公摊取决于各楼盘自身的情况,不同的小高层楼盘公摊也有差异。在没有地下设备用房、底层没有商铺、底层架空的情况下,小高层公摊系数在10%-15%之间,而带电梯的小高层住宅,公摊系数在15%-20%之间。
3、12-33层住宅公摊率为14-24%
高层住宅的公摊面积是比较大的。根据建筑规模的不同,高层建筑一般在25-33层之间,而且高层住宅的楼梯高度高。另外高层建筑有电梯及电梯前室占用了空间,也有安全通道楼梯占用空间,还有“管道井”“强电井”“弱电井”等公用设施都占用了空间。所以高层建筑较多层建筑的公摊面积要大得多。
4、别墅类的公摊率为1-8%
别墅是包括地下层在内的最多三层的独栋住宅形式,带室内车库。一般来说独立别墅没有公摊面积,联体别墅有较少的公摊面积。
想要算出得房率,就需要知道房屋的公摊面积,对住宅来说,一般算出来的得房率不会低于80%,如果得房率太低,购买不实惠性价比低,这点还请大家注意一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