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,不管是新房还是二手房都会存在公摊面积,公摊面积是购房者在看房选房非常重要的选择因素,那么,买房时应该如何看公摊面积?
公摊面积其实是楼盘里的公共环境,由分摊的公共建筑面积组成,如果是购买7层以下的住宅,住宅公摊面积率最好在7%-12%之间;如果是7层-11层,这种一般称为小高层,那么住宅公摊面积率最好在10%-20%之间;如果是购买12层-33层的大高层,住宅公摊面积率最好在14%-34%;如果是购买别墅,公摊面积率最好在1%-8%之间;
一、买房公摊面积注意事项有哪些?
1、了解公摊系数
不同的小区公摊系数有所差别,所以在购买商品房时,一定要先了解小区公摊系数,然后计算公摊面积是否合理。
2、索要公摊数据
购买商品房时,可以向开发商索要公摊面积,包括不限于套内建筑面积之和、不应分摊建筑面积等,只有了解这些数据才能更好的计算出公摊面积。
3、约定公摊面积
要和开发商约定的公摊面积写入购房合同当中,包括不限于公摊面积大小、位置、单价等,这样才可以避免开发商随意加大公摊面积。
4、查阅相关资料
有的开发商会在开盘时,擅自改变楼盘规划,导致公摊面积增加,所以买房时要查询所购房产的相关文件,包括设计图纸、面积测量报告等。
二、影响公摊面积的因素有哪些?
1、梯户比
一梯一户、一梯两户和一梯三户的公摊面积是不一样的。
2、套内面积大小
套内面积房子大公摊面积就多点,房子小公摊面积就少点;
3、楼层高低
现如今带电梯高层、超高层住宅越来越多,由于楼层越高,那么电梯、消防等公共设施也就相应的越多,所以需要公摊的面积就越大。
总之,公摊面积并不是越大越好,但也不是越小越好,公摊面积高,购房成本大,套内使用面积越小,得房率越低;公摊面积低,居住舒适度低,很多公共区域设施建设并不会给户主带来方便,必定会影响户主整体的居住舒适度,在看房买房选择合适的公摊面积才是比较划算的。